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相关 > 正文

中世纪西欧王权与教权的斗争

中世纪西欧王权与教权的斗争-第1张-游戏相关-龙启科技

前言:

今天大家对“中世纪教权与王权之争”大约比较注重,朋友们都需要分析一些“中世纪教权与王权之争”的相关内容。那么小编也在网摘上收集了一些有关“中世纪教权与王权之争””的相关资讯,希望小伙伴们能喜欢,我们快快来学习一下吧!

总的来说,西欧王权与教权是此消彼长的。两者相斗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教皇格利高利七世于德皇亨利四世的斗争

从十一世纪起德皇的势力就日渐衰落,教会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世俗政权的软弱涣散,促使了教阶中人加强教会在组织上的独立性。十一世纪中叶,一批激进的克吕尼派修士强调教皇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全西欧范围内向世俗政权和国王进攻。1059年的拉特兰宗教会决定,教皇由枢机主教选举,但这时的枢机主教多属激进的克吕尼派,德皇再难扶持傀儡教皇。

格里高利七世

教皇还同意意大利南部的诺曼人、北部的米兰、威尼斯等城市在政治上结盟,德皇的统治地位受到严重威胁。1075年,格力高利七世召开宗教会议,规定世俗国王不得有主教授职权,指责德皇亨利四世属下的几位贵族和主教又买卖圣职罪。次年二月。教皇又下诏将拒步退让并谋废黜教皇的亨利四世开除教籍,废止其统治“德意志王国和意大利”的权力,宣布任何基督教徒对亨利的效忠宣誓无效。

亨利四世

11月,德国反皇帝一派要求亨利放弃帝位,迫于形势亨利于1077年1月赤足冒雪哀求三天后,教皇表示同意恢复亨利四世的教籍和统治权力。亨利一回国就同反对派发生战争,获胜后进军意大利,教皇离开罗马,客死他乡,后来的教皇继续煽动德国的教俗封建主反对皇帝。1122年,教皇与皇帝达成协议订立了有利于教皇的“沃尔姆斯协议”,规定德国主教一律按照教会法选举高级教士的会议选举。皇帝或者他的代表出席选举会议,新教主由教皇授予象征世俗权力的权节,由教皇或其他高级神职人员授予象征宗教权力的牧杖或指环。皇帝的神职授予权力大为削弱。

英诺森三世

在他任教期间,教皇权势达到顶峰,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央集权性质,有利于教皇的教会管理制度。他即位后首先大力制服罗马城和教皇国的意大利贵族。1215年,又主持召开“第四次拉特兰宗教会议”,确定了七圣礼教阶制度,还鼓吹太阳于月亮理论使西欧基督教徒的宗教生活大为规范。规定派枢机主教监督各地教会,各地主教随时撤换不称职的神父和修院院长这一制度为教皇干预地方教会事务和主教的任命开了方便之门。

英诺森三世

1199年,英诺森三世曾向各地教会征税,教皇在全西欧范围内的征税权自此始。他还曾迫使英王约翰纳贡称臣,干预德皇的皇位继承组织发动了第四次十字军,并号召支持封建主镇压南法的阿尔比异端。

教皇卜尼法斯八世与腓力四世的斗争

早期的加佩王朝与教皇及法国教会的关系长期比较好一心伸张王权的法王需要教会道义上和政治上的支持,教皇则需要法王帮助他反对德国皇帝、但随着法王的权势扩大以后,对法国教会就逐步实行政治上控制,经济上剥夺的政策。法王腓力四世开始向教会征税,并派人到意大利囚禁为此同他发生激烈冲突的教皇卜尼法斯四世。

腓力四世

1305年选出的新教皇是法国人,他宣布取消卜尼法斯加于法王的一切罪名,并移居靠近边界的阿维农,连他在内的连续七任教皇都是法王控制下的傀儡都住在阿维农,史称“阿维农之囚”。这是继1054年基督教正式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的第二次大分裂从此教皇权力日渐衰落,国王压倒了教皇,教会属于国家。